希特勒率领一批纳粹高层参观了竣工的“古斯塔夫”大炮,该炮仅生产了两门。
“古斯塔夫”研制的目的是为了摧毁当时世界上防御最坚固的法德边境马奇诺防线。对于这种固定坚固的目标,更注重炮弹的重量和威力。德军要求它能击穿7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1米厚的装甲钢板,射程则要求超过马奇诺防线上法国要塞炮的射程,以便在敌方火力射程之外进行破坏性射击。基于以上目标,克虏伯最终完成了战斗全重高达1350吨、口径800毫米、最大仰角48度、平均每30至45分钟发射1发炮弹的“古斯塔夫”火炮。 发射7.1吨重的穿甲弹(装药量250公斤)时,初速720米/秒,最大射程38000米;发射4.8吨重的高爆弹(装药量700公斤)时,初速820米/秒多拉巨炮,最大射程47000米。
1942年夏天在塞瓦斯托波尔前线的“多拉”炮,这是该型火炮唯一的实战经验。
那么,古斯塔夫大炮能从柏林射到慕尼黑吗?只要找一张德国地图,测量一下柏林到慕尼黑的距离就知道,即便是古斯塔夫也远远无法完成这个射击,因为柏林到慕尼黑的直线距离是504公里,是古斯塔夫最大射程的10倍还多。
而德军的另外两种超远程火炮同样无能为力:因一战期间轰炸巴黎而闻名的210毫米“巴黎炮”(正式名称为“威廉皇帝炮”),最大射程也只有130公里;二战末期作为第三种“报复性武器”研制的V-3超远程火炮,采用多膛炮设计,口径为150毫米,最大射程165公里,距离打到慕尼黑还相去甚远。500公里的射程已经属于现代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的射程,传统火炮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巴黎大炮”的3D复原。
德军在二战末期研制的V-3超远程火炮,发射管长度竟然高达130米!
标题:二战德国巨炮古斯塔夫:威力巨大却非射程最远、口径最大
链接:https://yqqlyw.com/news/xydt/7172.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