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规模网络攻击,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一只可爱的熊猫,手捧三根香,隔着电脑屏幕向你鞠躬行礼。没错,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大规模网络攻击的鼻祖——熊猫烧香。
熊猫烧香病毒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传播的病毒。通俗的说,熊猫烧香病毒就像一个黑客,它可以利用系统漏洞,潜入你的计算机,并对你的计算机进行破坏和攻击。
熊猫烧香感染的第一阶段很简单,它会感染计算机中的可执行文件,比如.exe、.com等,感染之后这些文件的图标不会发生改变,但其实质已经被熊猫烧香控制了。
这样,当用户双击打开这些文件时,熊猫烧香就会被激活,并且它会将自身的图标修改为一些常见的应用程序图标,如记事本、浏览器等,这样一来,用户就可能误以为这是一个合法文件而进行下载安装。
但这种攻击方式毕竟有局限性,因此熊猫烧香进入了第二阶段,捆绑安装。比较简单的熊猫烧香会和某些应用程序或游戏一起安装,当用户下载并运行这些应用程序或游戏时,其实就是在运行熊猫烧香病毒。比较复杂的熊猫烧香则会伪装成一些常见的应用程序和文件格式,以更加容易地进入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同时,熊猫烧香还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避免被用户或者杀毒软件删除。比如,它会将自己注册为系统服务,将自己写入启动文件夹,或者修改注册表中的相关键值,以保证在电脑重启后仍能自动运行。熊猫烧香病毒会开始自我复制,在系统中寻找exe文件进行感染。这些文件是电脑程序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种应用程序、游戏、文档等。
当它开始运行时,计算机中的一些重要文件,例如用户的照片、文档或电子邮件,将丢失且难以恢复。如果它在局域网中被感染,它会迅速蔓延到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这将导致整个公司的网络系统瘫痪,影响正常工作。更严重的是,它会远程控制用户的计算机。黑客可以查看用户的文件熊猫杀毒,窃取用户的密码,或者安装更多的恶意软件。
那么当时杀毒软件在干什么呢?其实他们已经联合警方展开了“杀猫”计划。但是当时的杀毒软件识别病毒的方式是最简单粗暴的病毒库,这种识别方式只能识别病毒库中已有的病毒,对于新出现的病毒,识别能力为零。
所以,不管是全新的病毒,还是在旧病毒基础上改了几行代码的病毒,对于这些杀毒软件来说都是新病毒,无法识别。所以,当旧的熊猫烧香被杀掉后,新的熊猫烧香又会长出来,就像野火烧不尽的小草,在春风中又会重新生长。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警方意外找到了突破口,在“熊猫烧香”病毒样本中,竟然找到了病毒作者列出的致谢名单。循着线索,病毒作者被抓获。在警方的监督下,他编写了一款解毒软件,暂时解决了当时的问题。
作为国内首例计算机病毒案例,与目前的木马病毒、勒索病毒相比,“熊猫烧香”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不是很大。一方面,当时电脑还是比较昂贵的物品,普及度也不是很高。另一方面,病毒的制造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而不是利用病毒入侵电脑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危害相对较小。不过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防范、如何应对,需要厂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标题:熊猫杀毒 熊猫烧香:大规模网络侵害案件的鼻祖,如何防范?
链接:https://yqqlyw.com/news/xydt/6971.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