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安全、科学的系统化管理的需要,对随时发生的情况有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对突发情况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给出正确、快速的指挥和处理。 结合写字楼管理特点,我们制定本实施方案,以达到降低业主投资成本的目的。 整个系统采用Mesh视频服务器和普通摄像机,实现园区内各个场所的实时视频监控,维护社会治安,防止破坏,及时传输所有可能或即将发生的案件和危险的图像数据。 前往监控中心,以便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将这些危害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财产损失,确保园区安全。 这也是为配合治安工作、打击现代犯罪提供有效法律证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便更好地服务管理。 现要求在园区内设置多个监控点,进行数字化系统监控,提高整个园区的安全防范水平。
系统设计强调中央监控的综合管理和操作性能,力求系统操作简单、直观。 一方面,启动内部配置管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强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要让相关部门在事后调取相关视频记录,在事前和事中提供有效的现场证据和线索。 ,事后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设计原则
一、基本信息介绍
基于我们对监控行业的了解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我们认为其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Ø 视频监控覆盖大门、主要通道、办公楼及周边区域,24小时实时视频监控。 大门入口还可以实时音视频监控;
Ø 在监控中心,可远程控制各监控点的摄像机云台,实现变焦、光圈、焦距控制,以达到更广的范围和更好的监控效果;
Ø 监控中心可实时接收传统前端报警设备传输的报警信息;
Ø 可以在网络计算机上远程控制各监控点的摄像机云台,实现变焦、光圈、焦距的控制,以达到更广的范围和更好的监控效果;
Ø 网络计算机可实时接收前端传统报警设备传输的报警信息,实时反映报警点的实时音视频情况;
Ø 可以对以上所有视频信号进行长期音视频录制,网络上的计算机可以随时访问录制数据;
Ø 拥有完善的安全级别控制,实现完善的安全策略管理;
Ø 支持将所有视频图像输出到视频监控中心电视墙显示,具有视频矩阵功能,支持大容量系统扩展;
2、方案设计原则
根据该项目的要求和国家相关法规,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和设计了本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具有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经济实用的特点,系统具有易于扩展和与其他信息系统无缝连接的能力。 它为安全系统的可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依据和引用的相关规范包括: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87
《远动设备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行业管理规范》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我国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及要求》GA/T75-94
《安全检查与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公共场所安全防范工种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公安部、公安部技防办公室有关文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行业标准》(GA/T70-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及要求》(GA/T75-94)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90.92)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94)
《民用与工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T16-92)
“电视系统视频指标”(CCTR 472-3)
2.1. 标准化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在网络系统上实现图像传输和共享。 本系统所使用的产品均符合网络协议和传输标准的要求。
2.2. 可扩展性
未来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监控单元的数量也会相应扩大。 只要增加前端设备和软件升级,无需增加其他额外设备,保证用户投资。
Ø 为了满足未来系统扩展的要求,系统在满足现有功能的基础上,为系统扩展预留了足够的设备容纳空间。 系统中的控制部件(软件和硬件)采用集中式结构、嵌入式等技术措施,可以方便、灵活地扩展,充分保证了系统未来的适应性。
Ø 灵活的组网方式,方便监控点的增加。
Ø 多个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作为子系统,组成一个更大的视频监控系统。 它们可以通过多级组网的方式形成大规模的监控网络。 上级监控中心可以对下级监控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 。
2.3. 使用方便
该软件具有良好的界面。 用户安装相应的软件(客户端控制)后,即可完全智能化地监控和控制,无需单独设置。
Ø 系统可轻松升级,保证用户投资。 系统所使用的程序包括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为客户提供升级服务。
Ø 可调节图像质量和带宽使用。 系统采用H264硬件编解码器,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帧数、分辨率、图像质量等带宽和码流,支持64K-传输码率
Ø 多种图像浏览方式,包括单屏、四屏、九屏、十六屏、二十五屏、三十六屏。
Ø 系统采用基于B/S和C/S架构(即WEB)的网络技术构建,使用方便、灵活。
2.4. 可靠性
Ø 独特设计的视频流量管理功能,保证网络畅通。
Ø 实行操作权限管理,保证管理统一规范。
Ø 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
Ø 系统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0000小时。
Ø 分布式 由于每个设备都以分散的方式安装在远程摄像机上,即使单个设备发生故障,也只会影响该设备,而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2.5. 完整性
Ø 具有强大的视频、音频和数据报警功能:
当某个摄像机发生移动侦测报警时,系统可以实时开始录像,或者驱动云台到预设位置进行实时监控;
当发生报警时,可接入联动报警信号,识别报警。
Ø 功能完善的视频管理系统:
系统可选择手动、移动侦测、报警、定时录像四种录像方式; 提供指定周期滚动删除功能,有效防止存储空间耗尽。 同时可以提供分布式网络存储或中央集中式存储功能;
Ø 系统控制功能齐全:
系统具有权限管理网眼监控软件,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有效防止越权操作;
2.6。 良好的硬件平台
系统硬件平台采用嵌入式设计,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工程化,方便施工、安装和调试。
第 3 章,系统设计
1、设计思路
1.1. 需求分析
Ø 强化园区监控安全防范,变过去的被动排查为主动检查监控。
Ø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所有办公楼进行全时、不间断监控。
Ø 所有视频数据和环境数据必须远程传输,数据的记录和存储必须尽可能全面、详细。
Ø 良好的扩展性能,能适应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 监控系统软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适应不同规模的监控系统网络和不同数量的监控对象的需要。
Ø 视频监控系统必须将园区视频画面、员工进出园区情况、园区环境视频信号等数据统一及时传输回监控中心。
Ø 体现高科技含量和安全防范措施的特殊性。
Ø 提供多点监控、远程监控、实时监控等多种监控方式。
Ø 最终目标是保证园区及园区内各类财产的安全。
Ø 总体来说是实现园区环境舒适、通讯方式便捷、系统智能化、安全性高。
2、系统结构
根据园区网络情况和实际运行的可行性,本数字监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分散安装,由监控中心统一监控管理。
监控点安装多台百万像素高清网络摄像机,连接监控中心网络,将采集到的高清视频、音频信号传输至中央监控中心。
2.1. 原理图及系统架构
系统整体架构拓扑如下:
2.2. 监测点结构及分布
监控点是系统的基本部分。 对于监控点的硬件配置来说,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前端视频硬件
Ø 采用H.264编码方式压缩视频信息。
Ø 支持用户/用户组管理
Ø 支持电子地图管理
Ø 支持报警系统管理/报警联动管理
Ø 支持摄像头管理
Ø 支持网络视频硬件管理
Ø 提供报警查询和打印功能
Ø 提供单屏监控、多屏分割、轮询功能
Ø 提供云台云台和镜头控制
2.3.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和监管。 只有保证总监控中心所有设备24/7运行,才能保证“园区数字监控系统”项目的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建立网络化视频监控、会议系统的需求。
因此,监控中心的硬件配置应稳定、冗余。
Ø 监控主机集中管理各监控点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可控制前端监控站的视频云台。 系统可以提供多种分屏方式。
Ø 视频墙管理主机对由监视器组成的视频墙进行集中管理,形成虚拟矩阵,对监视器输出的视频服务器进行管理和控制。
Ø 视频转发系统
n 集中转发各监控点的视频,供远程IE访问。
n 远程用户在获得授权后可以通过转发系统访问任意监控点。
Ø 存储系统
n 各监控点的视频数据在中心集中存储。
n 中心存储系统采用工控磁盘存储系统,提供较大的存储空间,保证系统内各监控点有足够的视频存储能力。
Ø 存储服务器可以直接采集之前视频硬件的视频信息进行数据存储。 存储服务器配置与主服务器相同。
Ø 带宽要求
每个视频通道大约占用1024~的带宽。
n 整个监控中心的带宽取决于中心内外所有监控终端的数量,以及每个监控终端同时监控的图像数量。
标题:智能化小区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系统设计原则
链接:https://yqqlyw.com/news/xydt/6749.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