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一个珍稀切片,搅动影视市场风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 娱乐象限,作者 | 卓介,编辑 | 苗苗
这是自卑吗? 还是坦诚? 晋江文学城也许是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片段,但它并不是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互联网创业故事。
眼前是一座砖红色的住宅楼。
外墙上挂着绿色、不起眼的晋江文学城标志,来来往往的人们并没有太注意它。
该住宅楼位于北京五环外,很普通。 然而,这座尘土飞扬的小楼却是中国最大的女性文学基地“晋江文学城”的办公楼。 就像它十几年没有改变的网页设计一样,这个员工不到100人的“小作坊”充满了年代感。
黄燕明和她的员工在这里工作。 手指一落在键盘上,审核通过后新的作品、新的章节不断涌现; 随后IP纷纷出炉,搅动影视市场。
晋江副总裁胡慧娟分享了一组数据。 目前,IP改编约占传统影视市场总量的20%。 其中,源自晋江文学城的作品占一半以上。 近三年来,电视、视频网站播出的100部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中,有27部是来自晋江文学城的女性向IP作品。
狭窄破旧的办公室与晋江女性文学领袖的地位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组合; “缓慢、胆怯”成为晋江公认的背景,这与频频产出爆款的网络文学巨头形成鲜明对比。
但人们可能只看到晋江目前的繁荣。 如果说晋江的起源和命运,从被收购到内部审查拉锯战,再到作者和网友的反感和不满,它经历了多次拯救。 晋江的发展实际上贯穿着一种偶然感和碎片感。
即使带领晋江文学城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管理层仍然认为自己“不专业”。
这是自卑吗? 还是坦诚? 晋江文学城也许是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片段,但它并不是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互联网创业故事。
01 拯救晋江
历史的伟大变革,往往是从微小的尘埃粒子开始的。
2001年,刚刚工作一两个月的黄炎明再次出现在晋江文学城论坛上。 出乎意料的是,此时的论坛异常热闹,无数带着疑惑的人涌入了论坛。
起因是网友“解璞丽儿”发布的一篇“拯救晋江计划”,其中提到晋江文学城图书馆半年没有更新,负责更新的管理员(太阳语)无法更新。被联系。 此时的晋江文学城是晋江电信局下属的一个信息口岸。 信息港下面有一个专门的“文学”频道,负责维护这个频道的员工是。
和当年很多患有“阅读饥饿症”的人一样,她热爱小说,于是她一个人接手了频道的所有工作,包括写代码、制作网页,以及传递台湾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发表于晋江文学版块。
经过日复一日的学校清理和出版,晋江文学城以其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吸引了众多读者。 因此,事实上,晋江最初是靠风靡校园的台湾言情小说起家的,版权意识淡薄,这也为后来长期存在的版权问题埋下了隐患。
读者习惯了在晋江文学城寻找小说,但有一天,它们消失在读者的视线中。 苦等了半年,她还是没有出现。 晋江图书馆的界面也于当天永久消失。 一个人撑起的文学论坛,似乎快要崩溃了。
如何拯救这艘大船? 在吉普利尔的想法中海棠文学城小说网站免费入口下载,最好联系管理员,获取服务器的管理密码; 二是游说各大网站收购锦江。 最后的手段就是集资收购晋江。
维持晋江文学城长期运营的关键是可替换的技术人员。 机会就这样落到了黄炎明的身上。
黄燕明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经济法专业,本科学历。 在此期间,他自学了计算机技术,毕业后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 上学时,黄燕明也是一位小说爱好者。 她会去书店租小说。 席娟、于庆……都是她最喜欢的作家。
黄炎明看到“拯救晋江计划”的帖子后,用网名“”留言,表示可以帮忙整理网页。 此后,好运一次次眷顾她。 她联系了已经辞职的员工,获取了服务器的管理密码。
黄燕明始终记得,恢复更新的那天,她换了多年未更新的封面,论坛里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就这样,她自然就接手了晋江的网站管理工作。
如果就此罢休,黄炎明就只是文学论坛的一个自愿捍卫者而已。 不过,近期已经企稳的晋江文学城即将迎来第二次更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机遇就在其中。
2003年是网络文学界大动荡的一年。
今年,起点网开始推行VIP模式,建立了每1000字2分的稿费制度。
今年,晋江电信局不再支持论坛运营,缺乏独立服务器的晋江文学城再次面临生存危机。
此次,《》取代了“杰普瑞尔”,在论坛上发布了《晋江救援书》,募集善款购买服务器。
这场生存危机显然比第一次发展危机严重得多。 遍布全球的晋江读者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慷慨捐助。 甚至还有海外用户直接将现金放入铁箱内,通过EMS寄出。
据《2003年晋江文学城年终总结及捐款使用情况报告》显示,本次共筹集善款3.9万元,其中1.9万元用于购买服务器主机,1440元用于支付托管费,基本覆盖锦江的业务。 基金。
经过两次救援,晋江文学城正式脱离晋江电信局,独立。 “冰心”的绰号也随着黄炎明的ID“”而广为流传,树立了威望。
同年8月,晋江原创网成立。 原创创作和学校保洁已成为晋江的两大主业。 为了与此前专注于清扫学校的晋江文学城区别,将界面为粉色的晋江文学城称为“红晋江”,将界面为绿色的晋江原创网络称为“绿色晋江”。
此时,晋江原创网有一个“三驾马车”并行运行:冰心控制经理,青梅管理原创作品,妮娜负责推荐发布等业务。
锦江原创网络成立时,黄炎明已移居北京,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艺人。 在《创始人的故事》一书中,黄炎明说,他住在9平方米的地下室,每月的租金约为150元至200元。 我白天工作,晚上更新网站。
但事实上,靠网友捐款维持的晋江文学城,创始人说,更像是一个“属于网友”的兴趣社区,这有点讽刺。
巧合的是,另外两位负责人中,妮娜是北京人,青梅则是从外地来到北京发展。 他们三人恰好在北京。 继晋江文学城之后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刘旭东当时卖的是博朗电子书,后来又与晋江合作做广告。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了黄燕明的丈夫。 他的ID是“03管理员”,人称关三。 这是后来的事了。
在当时的主要管理者手下,还有一大批支持晋江原创网的志愿者。 据相关报道,当时几乎所有志愿工作的学生和白领都利用业余时间搭建了原创网站。
02 打破“乌托邦”
彩云易散,玻璃易碎。 这个为爱发电的乌托邦即将面临海浪的冲击。
早期有关晋江的资料中,对这段往事的描述总是含糊其辞。 据流传最广的版本称,2005年晋江逐渐走上正轨后,妮娜和青梅就打算全职到晋江工作,但两人和冰心对于晋江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分歧。
2005年10月后,妮娜和青梅离开晋江。 值得一提的是,据说两人逃跑后,成立了九界文学网。 青梅苏向晖成为九界文学网主编,2007年开始从事编剧工作,参与新版《红楼梦》、《黄飞鸿》等电视剧的编剧工作。西藏时光》、《丑女第三季》。
核心管理人员离开,负责幕后工作的冰心走上台。 2006年3月,北京锦江原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在晋江小世界发生巨变之际,网络文学世界也面临着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盛大来势汹汹,志在称霸网络文学世界。
2004年,盛大网络敲响纳斯达克钟声后,31岁的创始人陈天桥的身家升至88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上市后,陈天桥迅速整合收购文学网站。 首当其冲的是男性频道“老大哥”起点中文网。 2004年10月,陈天桥以200万美元收购起点中文网,吴文辉加盟盛大,担任盛大文学总裁。
盛大并购的步伐已经达到了晋江原创网络。 经过谈判,黄炎明在国内与盛大签订了合同:盛大将以50%的比例为锦江提供资金。
一直保持自由的晋江,迎接了外界的洪流。
但这股潮水并没有淹没锦江。 在融资公告中,黄燕明提到,在本次合作中,“投资方不持有控股权,也不会派人参与网站的管理。锦江的一切事务将继续照常运作,不会被受本次融资影响。”
她坚信,晋江的未来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情况确实如此。 盛大对锦江的管理干预极少,一切照常。 也许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晋江文学城新增的写字楼。 据《好奇心日报》报道,在筹集的超过900万美元中,黄燕明将一半资金用于锦江的日常运营,剩下的一半则筹集了一些额外的银行贷款,用于购买一开始的办公场地。
十几年过去了,这座办公楼依然是晋江文学城的主址。
晋江融资尘埃落定。 次年,起点网、锦江原创网、红秀天翔等三个代表性网站正式成立。
随后,实力雄厚的盛大文学加快了并购步伐。 招股书显示,盛大文学通过“买买买”占据了2011年网络文学市场72.1%的份额。 5月25日,盛大文学在纽交所申请IPO,最高融资2亿美元,但最终上市失败。
几乎称霸网络文学界的盛大文学后来倒闭,被腾讯文学收购,并入阅文集团。 关键人物吴文辉在京城游戏中来来往往,完成了《太子报仇》的精彩逆袭。
世界正在迅速变化。 在盛大进军版图的同时,晋江也陷入动荡,完成了两次变革。
如前所述,《晋江》最初是一部台湾言情小说。 最初作为免费宣传渠道,晋江文学城的学校保洁电子书一直被默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华语为代表的内地言情小说出版商试图垄断国内言情小说市场,晋江文学城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拥有版权的华宇开始向锦江维权索赔。
2007年,在诸多质疑声中,冰心关闭了晋江文学城(红锦江),并解雇了完全自愿工作的学校保洁队。 自那时以来积累的图书馆资源被烧毁。 原创网站与文学城并行的晋江,从此砍断了自己的手臂。
但更重要的是晋江从免费向商业的转变。
2008年1月,完成融资的锦江之星发布了关于实施VIP的通知。 此时,距离起点中文网实施收费系统已经过去了5年,付费模式的优势已经充分展现:起点中文网有70多名作者,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其中最高的月收入超过10万元。
其中,白金作家“薛红”更是成为业内所有人都难以企及的神话:短短半年时间,薛红的工资从50元跃升至年收入100万。
当其他同事屡屡制造神话时,晋江的作者仍然免费发表文章。
晋江长期免费。 在这种模式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创作氛围是自由的。 晋江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如顾曼的《笙箫默》《杉杉来吃饭》,金子的《梦回大清》《碧窝寺村》等美好时光如梦》等
这种“为爱发电”的氛围,与商业化有着本质上的冲突。 商业性质会侵蚀内容。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作者会更加注重读者的感受,题材和情节会受到限制甚至同质化。
读者和作者担心商业化会让晋江“恶化”。
但商业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商业化前夕,有的作者信守对读者的承诺,始终免费更新; 但更多的作者被“付费写作”所吸引而转向其他网站。
面对当年的困境,黄炎明在接受《毒眼》采访时回忆道:“晋江是所有网站中VIP最新的网站。在未商业化之前,所有作者只要注册就可以发表文章,而且有没有发表文章的渠道限制,(结果)很多人都去外地签合同了。”
为了留住作者,五年后晋江还推出了“VIP”制度。 据杜木介绍,有些人离开晋江,去了尚未商业化的较小平台。 虽然初衷是为了留住作者,但不可避免的是,从这一刻起,晋江的背景悄然发生了变化。
有作者反映,《为爱的力量》的作者也更新了自己的文章,没有任何更新压力,读者的评论大多令人鼓舞。 签约后,文章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催更新和对人物、剧情的评判,对作品的宽容度较低。 平等关系被打破,变成了商业关系。
此外,读者还质疑锦江早期的服务器和运营资金是否是网友捐赠的。 冰心官三夫妇将其注册为公司并商业化是否合法合理? 黄炎明是否违背了自己当初“不销售、不商业化”的誓言?
毫无疑问,晋江的自由时代已经结束,实力雄厚的黄燕明夫妇未来也将带着这样的疑惑前行。
03 管理“不专业”
小众社区商业化的过程往往让人又爱又恨。 破碎的社区圈子和氛围,矛盾和摩擦肯定会长期存在,比如锦江和B站。
比晋江晚成立6年的B站,与其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徐毅有幸结识并接纳了来自金山的互联网资深人士陈锐。 但黄炎明夫妇却拒绝了盛大和阅文,始终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黄炎明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不专业”。 盛大在融资锦江之时,她提到,正是因为自己不专业,才谨慎地选择出售50%的股份,将经营权控制在自己手里。
2016年后,锦江“霸王合同”事件爆发,大批读者指责锦江管理团队“不专业”。 黄炎明回应道:“你错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我们一直不专业。”
在引来诸多嘲讽后,黄炎明在接受《创始人谈》采访时再次证实:我们所有的选择都不是基于专业的想法。 VIP制度之所以比同行晚实行,是因为他们“不敢”。 之所以对作者的创作掌控力低,是因为他“不专业”,教不了他写出热门文章,那就不教他了。
“不专业”让锦江之星的作风趋于保守、胆怯,也加剧了平台与用户之间的矛盾。 读者喜爱晋江优质的作品和良好的阅读氛围,却讨厌晋江极差的阅读体验:多年不更新的排版设计、经常抽搐的服务器、机械迟缓的审稿系统。
2011年,由于持续近两个月的严重技术故障,大量作者和读者逃离晋江,前往畅佩等网站。
在晋江与作者的拉锯战中,晋江的一刀切评审制度也颇受争议,那就是“脖子以下不能描述”。
2014年是晋江“脖子以下写不出来”局面的开始。 今年,晋江人气作家“长着翅膀的大灰狼”因在作品中添加色情描写并在网上销售而被判刑。 “2014年扫黄打非净化网络”专项行动正式启动,不少网站的部分作品被责令整改甚至下架。
人人皆危,晋江文学城(2010年由“晋江原创网”更名为“晋江文学城”)也开始了自查运动。 由于审核标准收紧,晋江将对史库所有作品进行重新审核,涉及约1500万章。 为了在8月之前完成所有章节的审核,晋江发起了“网民扫黄打非”活动,以换取部分奖励。
这次大规模的网评活动被晋江当局称为“救晋江行动”。 网友们三人一组进行点评。 如果其中一人认为该文章未通过审核,则该章节将提交给晋江的特别审核组。 中间。 最终,超过100万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为了将评审标准传达给每一位作者和评审参与者,锦江提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评审标准:“脖子以下不做描述”。 一旦出现疑似违法词语,该词语将自动变成“口口”。
从2014年到2021年,七年间,晋江经历了多次线上环境清理活动。 “脖子以下不予描述”的标准至今仍是悬在无数作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扣扣”在文本中依然大量出现,甚至逐渐变得停滞,以至于接吻、散步、“就这样”等场景和词语被缩减到几帧。 在让读者难以猜测的同时,也让想要修改的作者一头雾水。
敢于向读者放权,利用读者减轻审稿压力; 但为了规避风险,采取了严格、极端的审查制度。 “晋江其实对内就像一个封建族长,说实话。但对外,他却是懦弱胆怯的。” 作者小文(化名)总结道。
这种状态可能在2019年作者付费改正文章的事件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2019年7月29日晚,被国家扫黄打非办公室停职15天后,晋江发布规定,作者不能再随意修改文章,月光石(晋江的代币)将扣除前两次修改。 (可通过签到、分享等方式获得),第三次及以后扣除10点锦江积分,约合人民币0.1元。
作者付费修改文章的情况是闻所未闻的。 金江芳的解释仍然是审稿压力大,如果遇到喜欢改文字的作者,那就意味着压力会无限增大。 因此出台了相关限制,让编辑们有更多时间审阅旧文章。
面对争议,冰心和关三态度强硬。 就像之前处理矛盾的方式一样,两人利用微博上的负面评论,几乎一一反驳。
被指“长得太丑”后,多年来与网友矛盾不断的刘旭东,发表“本来就不应该给我们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等言论引发舆论。和“你可以进行更改,但编辑有权不起草或发布”。 疯狂反击。
这波单纯依靠夫妻团队的公关,其结果着实令人担忧。
在众怒之下,晋江仅一天后就发表声明,取消对章节修改的限制。
这不禁让人好奇,他们怎么会想出如此“奇怪”的规则,并为此与网友争论不休,但事情发酵了一天后,他们很快就妥协了。 整个事件充满了随意性。 作为中国最大的女性网站,锦江网真的准备好了吗?
04 晋江被围
即使面对外封锁内攻的局面,晋江依然是数十万骑士无法围攻的“光明顶峰”。
穿越了手机阅读时代,晋江成功进入IP时代,《花千骨》因篇幅较短而一炮而红。
黄炎明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花千骨》之后,晋江获得了巨大的流量涌入,当年收入增长了300%。 IP热潮开始后,晋江的版权收入也逐年增长,约占收入的30-40%。
这两年的《山河令》《半妖司腾》《鬓角不是海棠红》《清平乐》,甚至还有《甄嬛传》《步步高》前几年火爆的《步惊》和《何以笙箫默》都是出自这里。 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晋江文学城版权总产量已达2400件。
这艘巨轮还远航海外。 2011年起,晋江开始海外版权输出,并与越南签署了首份版权合同。
据《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统计,晋江文学城海外出版量超过1000万册,进军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欧洲等地区图书市场,并与与泰国、越南、韩国、日本和美国。 与十几个国家建立实体图书出版合作关系,签约图书超过1000万册,读者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在海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黄炎明对此事仍然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我们害怕这件事被炒作,其实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我们害怕引起人们的警惕。”并扼杀我们的活动。”
晋江欣欣向荣,丹梅区更加繁荣,但我们同仁前行的路却更加艰辛。
百雄读书成立于2015年8月,旗下还有耽美频道,作品主要包括轻小说和同人小说。 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1995年以后的用户,还网罗了兰琳等知名耽美作家。 。
当晋江因“霸王契约”等事件引发争议时,白熊读书开出优厚条件,企图“挖人”。 然而2019年之后,白熊读书APP开始变得不稳定。 随后,在“拖欠版税、资金链断裂、破产”等各种传闻中,白熊读书在2020年3月后彻底“失联”。
比白熊读书早起步五年的长培文学,这么多年除了少数出圈作品外一直不温不火。
相比之下,黄炎明和锦江的故事就显得“幸运”了。 在网络写作刚出现的时代,它就占领了已经积累了众多读者的晋江。 几经生死劫难之后,一帮当红作家被当作最高筹码,读者永远都会保护他们。 大规模的收购浪潮还保留了50%的私人土地。 后来的几次挫折并没有伤及元气,我们进入了IP的黄金时代。
繁华的晋江在中国女性文学领域独树一帜。 光与影之间的阴暗面是读者逐渐失去耐心。 网络平台上,仍有不少人日复一日地抱怨“锦江文学城”APP的使用体验:数据bug、搜索系统不佳、评论被吞、付费章节缺失……
黄燕明开玩笑说都是丈夫的错,技术是他管的。 “我对产品不满意,但我不着急,我会慢慢改的。” 缓慢、不专业一直是管理层引以为傲的晋江特色。 但如果说这是决定晋江命运和创业成功的关键,恐怕不太有说服力。
IP热潮的红利和延迟修改的盛行,让资本将晋江视为金矿和热销机器。 在黄炎明看来,热销产品难以预测,成功是时间、运气和命运的问题。 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似乎围绕另一个主题形成了某种双关语。
网友们对晋江又爱又恨,但也许他们别无选择。
当关三(偶尔说实话的@老刘)在评论盗版和原创相关话题时,微博上干净利落的呼吁略显谦虚:升级APP。
参考:
阴阳师4月22日更新内容:帝释天上线技能调整,红莲华冕活动来袭[多图],阴阳师4月22日更新的内容有哪些?版本更新
2024-05-11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直播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多图],2021四川电视台经济频
2024-05-11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播回放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入口[多图],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