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日本回合制国际象棋的黄金时代。 《火焰纹章》、《皇家骑士团》、《超级机器人大战》、《前线任务》等系列不同风格的作品都给玩家带来了无数经典回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名字可能是很多玩家都熟悉的。 虽然它的辉煌时间不长,但在众多主机上深受用户的喜爱,他们对新游戏的期待也从未停止过。 本期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梦幻模拟战》系列()。
时间来到1985年,一家名为(Japan ,简称NCS)的公司正式进军游戏市场。 NCS位于日本东京,此前专注于应用软件。 为了打造一个新的品牌,游戏对外发行时就采用了这个名字。 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梦幻模拟器》的开发团队。 该名称源自 NCS 社长藤田雅也 ( ) 的发音 ( )。
1987年,率先推出策略游戏《》()。 在这款游戏中,设计师创造了一个充满剑与魔法的魔法世界。 光明与黑暗两种势力为了各自忠诚的信仰而展开了战争。 画面和玩法采用类似《大战略》的自上而下的网格地图。 之后又推出了另外两部相同世界观的作品《盖亚之冠》和《火之国》。 游戏增加了剧情模式,将传统策略游戏中的独立关卡与主线故事结合起来。 形态串联,主角也有简单的强化升级系统。 这种结合了SLG和RPG的新模式很快赢得了玩家的好评,后来被认为是《梦幻模拟器》的原型。 不过,当时还没有受众广泛的FC移植版本。 只有国内玩家玩过,而且玩了很多年。 以模拟器的形式体验它。
1991年,在前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推出第一代《梦幻模拟战》。 游戏的名字颇有争议。 按照原名,应该翻译为“”,指的是游戏中的角色。 象征正义的光之圣剑,《梦幻模拟战》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人们普遍认为,当时的MD盒带封面上有文字。 制卡师将其翻译并流传至今。 多年后,国内厂家获授权开发。 手游采用《梦幻模拟战》,算是确立了该系列的官方中文名称。
《梦幻模拟战》采用回合制策略+主线剧情结合玩法。 有20个关卡可供体验,也有传统RPG中常见的角色对话,让玩家在SLG游戏中有很强的沉浸感。 消除了以往此类游戏玩法乏味的印象。 步兵、骑兵、枪兵相互互动的经典规则,以及指挥官的佣兵强化系统,让这款游戏的玩法深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另一个吸引人的元素是人气艺术家漆原聪所创作的众多角色。 即使在16位主机的低分辨率盒子中显示,角色的性格特征也得到充分展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该系列最重要的标志。
第一代《梦想模拟器》首先在MD主机上发布,并通过廉价的拼装卡带为国内玩家所熟知。 不过,真正展现游戏魅力的还是PCE-CD主机版。 这个版本拥有“史上最强大的8位版本”。 这个被冠以“机器”称号的平台几乎将所有技能都集中在2D图像显示上,同时还拥有数百倍容量的光盘载体。 该移植版本拥有更大更细致的角色形象、丰富的声优和精美的过场动画,成为了该主机的代表作品之一。
游戏在第一代取得成功后,不断完善玩法系统。 1994年,大家最熟悉的MD版《梦幻模拟战2》推出。 本作继承了前作的世界观和故事线,并围绕光之圣剑兰古里萨展开。 和黑暗魔剑阿鲁哈扎特,两股势力展开了一场更为宏大的人神战争。 卡带容量从前作的512KB增加到2MB,游戏关卡和角色数量也大幅增加。 主角欧文、雪莉公主、青龙骑士团的里昂等个性鲜明的角色给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保留了前作中广受好评的基本回合制策略系统。 角色道具数量从1个增加到3个,给玩家更多的发展空间。 同时还有隐藏关卡,需要满足特殊条件才能进入。 使游戏具有可重玩性。 该游戏发布后,迅速成为MD主机上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 与此同时,集结卡也在国内广泛流传。 一些无良奸商推出了国产汉化版,吸引玩家高价购买。 玩了之后发现只有之前的版本被翻译了。 经过几个关卡后,就会出现无法通过关卡的错误。 另外,MD组装卡还普遍存在电池丢失和记录丢失的问题。 当时国内的朋友为了顺利完成这款游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花了很多钱。
《梦想模拟器2》也是为数不多的让隔壁SFC玩家刮目相看的游戏之一。 它自然不会放弃自己庞大的用户群体。 1995年,SFC版《幻想模拟器》(Der)推出,其中Der是衍生()的意思。 正如游戏的名字一样,SFC版在MD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去掉了几个关卡,然后加入了多阵营分支剧情。 玩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故事。 这款游戏正式让《奇幻模拟战争》这个名字成为顶级游戏品牌,漆原聪也进入了行业顶尖画师的行列。
但随之而来的是游戏开发史上一个常见的故事:“开发团队和发行商之间的分歧导致分手”。 监督高田慎二郎、剧情策划叶岳阳等《模拟梦境》团队核心成员的离开,让整个系列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当新一代32位游戏机索尼PS和世嘉SS发布时,玩家们也期待经典能够延续。
1996年10月,《梦想模拟器3》在SS主机上发布。 随着2D性能和CD光盘的大幅提升,漆原聪创作的角色设计有了巨大的进化,剧情动画也为游戏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 同时,还有女性角色好感度系统。 但非常遗憾的是,游戏玩法的改进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奠定该系列基础的回合制策略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3D视角的半实时游戏玩法。 玩家需要预测敌军的行动路线,虽然这在当时很流行。 有新想法,但玩家并不买账,这也使得该系列的口碑迅速从巅峰跌落到谷底。 PS版还没有发售。 结果很多人都没有玩过这款游戏,直到2005年才被移植到PS2主机上。
核心人员的离开明显乏力,《梦想模拟器》第四代、第五代相继推出。 游戏世界来到了新的大陆,整体风格上加入了大量的蒸汽朋克元素。 基本系统回归到传统的回合制。 之前,作品中魔法角色过于强大的问题得到了改善。 强大的魔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吟唱,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压制对手。 两款新作中梦幻模拟战2隐藏道具,虽然漆原聪的原画依然表现出色,但与同时期的《最终幻想战略版》等大作相比,《梦幻模拟器》在回合制战棋领域却显得平庸。
唯一令玩家感到欣慰的是,他们在32位主机上玩到了最经典的《梦幻模拟器》的前两款游戏。 利用PS和SS的强大功能,玩家终于有机会体验到光盘版令人惊叹的图形性能。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S版本。 玩家可以招募二代人气角色莱昂,让SS版成为该系列忠实粉丝的首选。 此外,《梦想模拟器》的前两款游戏也在PC上推出。 当时铱星软件发布了简体中文版,至今仍被很多玩家珍藏。
业务的低迷最终导致NCS退出游戏市场。 “梦想模拟器”品牌也被授权给其他团队开发。 1999年,《梦想模拟器千禧版》(Dream )在世嘉DC主机上推出,采用全3D实时画面。 动作冒险玩法、场景细节和动作流畅度极差,而且没有漆原聪的原画。 本作被誉为DC主机上最差的作品之一,彻底毁掉了多年来积累的人气。
进入新世纪后,这个系列陷入了长时间的沉寂。 许多游戏的版权经过数次转让,来到佐藤翔平手中。 正当玩家们快要忘记它的时候,任天堂3DS掌机版《梦幻模拟器转生》于2015年推出(Re),这款游戏的口碑非常差。 《FAMI》只给了26分的评分,再次让该系列的老玩家们失望了。
2019年4月,《梦想模拟器1+2》重制版上线。 这次包含了新旧版本的垂直图形和音乐,并添加了职业树等新系统。 原来的隐藏关卡也用路线图显示。 不过,这一次的战斗系统却遭到了很多玩家的诟病。 AI规则的改变,导致重制版失去了定位、格挡等策略。 与此同时,经典的“两面推”战斗画面变成了搞笑的“站砍”。 《空气》,虽然画面细腻度有了很大提升,但远不如老版本强大。 总的来说,重制版虽然复活了该系列的经典,但并没有达到老玩家的预期。
纵观整个《梦想模拟器》系列,真正的巅峰无疑是《梦想模拟器2》。 其出色的性能让这个品牌在众多战棋作品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无论是16位还是32位主机,而且很多版本都各具特色,不少核心粉丝甚至收集并完成了所有版本。 不过,该系列中也出现了不少“稀有作品”。 一方面,核心人员的离开导致创造力的缺乏。 尤其是漆原聪在《梦幻模拟器5》之后就停止了为该系列创作原画,让其失去了吸引玩家的最重要的方面。 内容; 另一方面,传统2D回合制游戏在新型3D即时玩法的冲击下逐渐成为小众类型。 近年来,战棋游戏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希望未来有机会看到《奇幻模拟战争》真正的重生。
标题:回顾《梦幻模拟战》系列:辉煌时间不长
链接:https://yqqlyw.com/news/xydt/6407.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