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方宇
标题图片丨
当年一份题为《被困在体制中的外卖骑手》的报告几乎把外卖员和互联网公司推向了对立面。 外卖工人厌倦了为系统工作,被人工智能等技术所主导。
在外卖跑腿业务快速扩张和增长的当下,高素质的外卖员已经成为互联网外卖企业极力维持的稀缺资源,外卖员的地位似乎也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公司正在加大技术投入,以提高外卖员的工作效率和人身安全。
“如今,外卖骑手的定位发生了变化,高素质、优秀的人才永远是稀缺资源,是公司的竞争优势,也是公司应该保持的资源。” 饿了么骑士运营部负责人陈艳霞告诉创阳帮网。 因此,维持外卖骑手资源、提高骑手工作效率、保障骑手人身安全、提高工资福利成为外卖企业卷入的关键。
实现工作效率和人身安全的双重保障需要技术的支持。 为此,互联网外卖企业几乎转型为技术研发公司。 他们提供了从取餐、配送到送餐的技术支持,并先后开发了智能餐柜、智能头盔、智能外卖柜等硬件产品。
在从软件产品向硬件产品转型时,外卖公司投入了惊人的资金。 但技术真的能成为在激烈竞争的外卖市场中取胜的关键吗? 输入和输出可以成正比吗? 送货员会为智能产品付费吗?
外卖企业智能产品“竞赛”
去年年底,《礼士商业评论》创始人刘学慧表示,接下来的商业都是微创新。 一个公司很难有一项技术能够突飞猛进,所以现在都是基于微创新。 是的,但如果你有优势,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很快就会拥有优势。
在外卖行业,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几乎势均力敌。 除了业务上的竞争,他们也在暗地里进行技术投入和速度上的竞争。 从智能餐柜到新推出的智能头盔蓝骑士之约,它们都在时间和功能上抢占了制高点。
图片来源:饿了么官方提供图片
2021年底,饿了么在上海试点智能头盔,数百名骑士收到了最新头盔。 饿了么表示,今年其智能头盔将覆盖全国10万名活跃骑手。 据介绍,该智能头盔具有佩戴状态识别、秩序识别、碰撞识别、语音交互、智能外呼等多项功能。 头盔的形状、大小、重量与普通头盔没有太大区别。
美团也不落后。 据了解,美团智能安全头盔项目产品于2020年6月上线,经过多轮迭代开发,于2021年4月正式启动大规模量产,并于2021年6月开始研发最新智能安全头盔。在湖南、广东、辽宁、宁夏等省分批推出。
两款智能头盔在功能和技术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主要突破在于头盔内置蓝牙,可以与骑手进行语音交互,骑手可以直接使用语音指令来处理订单。 接到客户电话时,还可以直接使用头盔内置的耳机和麦克风进行通话,无需拿出手机进行操作,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智能骑行头盔的试点和普及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平台对骑行者的重视,技术转向服务骑行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为平台带来双赢。
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双方投入金额巨大。 根据美团2021年财报,美团前两季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5亿元和39亿元。 2020年研发投入总额突破100亿元。
但尽管投资巨大,这似乎也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 据饿了么骑士运营部负责人陈艳霞介绍,目前饿了么首批智能头盔通过定向邀请内测的方式免费发放给骑士。 后续开放购买后,饿了么将对每款智能头盔进行补贴,确保智能头盔与现有普通头盔价格一致。 骑手可以根据自己的配送需求选择是否使用智能头盔。 据创业网了解,目前饿了么普通冬季头盔的售价为69元。
“我们目前不考虑投入产出比,而是将其定位为生产工具。如何用科技赋能现有的生产工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让外卖骑手更多高质量就业。”陈艳霞说。 美团还表示,智能头盔的出发点是保证骑手的安全和体验。 因此,其并未考虑依靠智能头盔的推广来带来收入。
在技术投入方面,饿了么和美团似乎有不同的侧重点。 饿了么更关注目前的取餐、配送和配送环节,而美团则更关注配送解决方案本身。 早在2016年10月,美团内部就成立了W项目团队,开始开发具体场景。 的无人配送。
据陈艳霞介绍,饿了么已经推出了智能餐柜、智能头盔、智能外卖柜等产品,近期还将推出智能餐盒。 ALOT的硬件设备目前正在测试中,未来可能会应用到送餐骑手的服装和装备上,进一步提高送餐效率,保障骑手安全。
来源:图片网
同样,据美团介绍,除了智能餐柜、智能头盔外,美团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无人机、无人配送车等无人配送服务。 据他介绍,今年1月,美团无人机在深圳成功完成了首次面向真实用户的试航线飞行任务。 2021年4月,美团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正式投入运营。 已在顺义区20多个社区投入运营,累计交付订单3.5万份。
外卖大战已经从业务层面转向技术层面,双方势均力敌。 饿了么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支持,并得到了高德地图、阿里巴巴达摩院等技术团队的支持。 美团有先见之明,很早就布局无人配送领域。 想必,在未来的科技领域,蓝色与黄色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送货员会为智能产品付费吗?
然而,智能产品的价格以及谁来买单也成为外界和外卖小哥共同关心的话题。
据了解,在外卖行业,骑手的夹克、普通头盔、外卖箱等装备都是工作的标配。 需要自行支付或由物流服务商购买并提供给骑手。 每个骑手可能会花费大约一年的时间来购买装备。 三百到五百元。
来源:图片网
在饿了么工作四年的李森告诉创业网,刚开始接单的外卖员暂时不需要购买设备。 但为了安全和客户体验,未来他们仍需要购买服务商城出售的服装、头盔等装备。 送餐盒。
“平台上的价格比较划算,而且我觉得质量比淘宝上的好。” 李森说,但他也明白,对于刚来大城市工作的骑手来说,除去房租和生活费后,购买这些装备确实很困难。 “但平台给新员工的折扣是最大的,无论是采购设备还是派单,他们都会照顾到,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可能享受不到这些折扣。”
“我在路上的时候,很多车友都问过我这款智能头盔的价格,但每个人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普通的头盔大概要六七十元,但对我来说,智能头盔的价格是一倍。”就算高一点我也能接受。” 作为蓝骑士智能头盔的首批用户之一,李森觉得使用智能头盔可以节省时间,多跑两个订单,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通常我们每个订单只能赚几块钱,如果一个智能头盔要几百块钱,那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可能无法接受。” 另一个送货员说道。
除了智能产品层出不穷之外,无人配送业务也在危及配送员的职业前景。 不过,1988年蓝衣骑士马盼盼却表示乐观。 “目前来看,无人配送的效率和适用性并没有让我感到威胁。”
标题:蓝骑士之约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外卖员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链接:https://yqqlyw.com/news/xydt/558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