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音乐

时间:2025-02-22 09:33:41 来源:互联网 浏览:61

百度音乐没了!将更名为“千千音乐”,功能不变

近日,百度音乐正式对外发出公告,称正式完成品牌升级,并将会更名为“千千音乐”。即日起,千千音乐的全新域名和Logo将会正式启用,从此之后市场上再无“百度音乐”。

千千音乐网址为:music.baidu.com

千千音乐的母公司太合音乐表示,虽然品牌升级,但千千音乐在使用体验上将会和此前保持一致,人格化、场景化、智能化的“音乐伴侣”发展战略不变,继续依托“太合+百度”的双生态体系。本次升级的目的是为了太合音乐上下游全产业链相融合,发挥资源优势。

更名后,千千音乐将会推行差异化运营,除了向消费者提供常规的音乐内容以外,还会在细分音乐领域发力,发掘更多音乐人,培养垂直用户。

本次不是原百度音乐第一次进行品牌升级了,早在2015年,百度宣布旗下音乐业务和太合音乐集团进行合并,致力于打造一家“全新的互联网音乐机构”。但事实表明,到2018年为止,百度音乐在相关市场上表现算不上顶尖,无论是讨论热度还是关注度等数据都处于中游水平。

而本次更名或许更有意思,因为“千千音乐”和此前百度收购的著名音乐播放软件“千千静听”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事实上,百度音乐客户端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千静听,如今“千千”二字回归,颇有一种重回经典的感觉。

只不过如今在音乐市场中的较量,倒不是什么体验上的较量,根本上还是版权资源的较量。在版权日渐收紧、消费者版权意识觉醒的今天,哪家服务提供商版权库庞大,那么哪家就有巨大优势。

千千音乐除了要提升自己的服务外,更应该想办法得到更多的音乐版权资源,提升内容容量。当然为了弥补在版权库上的不足,千千音乐才会大力加快整合音乐人的步伐,通过自产的方式扩充音乐库。

当年千千静听的离去伤了不少人的心,如今以千千音乐的名义回归,会有粉丝买账吗?

上海音乐学院落户百度音乐,严肃音乐可以免费听了

有91年历史的上海音乐学院在中国严肃音乐的创作上占了半壁江山,然而,在传统传播渠道下,很多优秀作品演过一次或几次便束之高阁。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上音的音乐艺术资源,6月25日,上音与百度音乐(现更名千千音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百度音乐开设“上音SHCM”专区。

今年9月上线(暂定)的首期作品将集中在创作、表演、讲座三大板块,以公益形式免费传播,今后,双方还将建立“上音音乐知识产权数据库”,陆续把上音优秀的教学成果、创作成果、艺术实践成果数字化。

谈及合作初衷,百度音乐总经理王磊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不看电视,互联网成了他们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某种程度上也提升了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

“上音的作品以音响制品的形式出版过,但是数字、在线的形式还没正式授权过,我们就想能不能把上音90多年来的作品放到线上,一方面介绍各位老师和学生在不同年代演奏或演唱的珍贵史料,另一方面把一些老师的公开课视频放到平台上,对音乐的普及和教育起到公益的正面的作用。”

上音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安栋是合作发起人之一,他说,中国高等音乐学府在和互联网对接上还是一片盲区,有不少值得探索的地方,在百度音乐设立上音专区,他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比如,上音这么多音乐作品都需要他们一个一个进行梳理,版权问题尤其不能忽视,不仅需要得到作曲家授权,还需要寻找合适的版权公司管理作品版权,有些作品得到了作曲家的同意,可如果没有优质的演出版本,还需要上音团队重新进行演绎,“我们要非常谨慎,所以工作的时间远比我们预想的要漫长。”安栋说。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林在勇说,近百年来,音乐的创作、欣赏、传播甚至存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不少艺术单位创作的方式、传承的方式、传播的方式还是太古典,“我们不希望躲在象牙塔里,只用一种观念看待音乐,我们希望和这个年轻的世代、年轻的产业、年轻的公司一起,共同追赶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时代、艺术的新变革。”

百度音乐的倒下与三个时代的结束

最近,坊间大量传出百度音乐即将倒下的消息,听起来让人唏嘘不已。

百度音乐,更早的说起来就是百度MP3,其实是百度最早时候,最王牌的产品,早在“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之前,在“百度更懂中文”之前,大家怎么认识百度的呢?就是那个可以下到MP3的地方。

在那个年代,百度在法务层面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和4大唱片公司的诉讼中,取得了胜利。同时其他的竞争对手,例如雅虎等,很不幸,没有取得类似的胜利。使得在那个年代,百度MP3一枝独秀。给百度的用户提升,无论是品牌还是用户活跃度,都带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在搜索领域,垂类单品打穿的时代。

在早期,搜索领域,大家都非常贫乏,垂类单品是有和无的问题。所以,单品是可以打穿的。百度MP3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到了今天,各家搜索引擎的功能都非常类似,基本上不存在有无的问题,而是好坏的问题。想利用好坏的差距打穿对手,难度远远大于当年。

第二个时代的结束,就是版权的时代。

在互联网的早期,尤其是搜索引擎,大量引用避风港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但是,这个很明显越来越不容易了。即使是百度,在现在的音乐产品设计中,也往往不直接在搜索结果页播放,而是跳转去其他网站播放。在视频的领域,大家的版权大战已经打过几年了。在音乐领域,海洋音乐,腾讯音乐,阿里音乐也打的热火朝天。只不过,百度已经不在战场上了。

第三个时代,是音乐从搜索获得的时代。

曾几何时,大家听歌的一种常用模式是打开浏览器,某一家的音乐盒里面,都可以方便的听歌。通过搜索获得歌曲并加入音乐盒,非常方便。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行为几乎绝迹了。移动互联网上,音乐完全是音乐APP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