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一些头痛,大多只会买止痛片、布洛芬这类止痛药,但这类药往往只能缓解暂时的疼痛,药效过后,头痛就又开始了。
而且长期服用止痛类药,还会有成瘾、胃肠道损害等风险。
关于缓解偏头痛,我教大家一个小方法,只要在这个位置按一按,就能缓解很多。
偏头痛的一些特点
第一,常发生于头部一侧,具有单侧性、搏动性或跳动性的特点;常持续4~72小时,发作时可伴怕外界的声音、畏光、恶心、呕吐等不适,部分患者有视物模糊等症状,
第三、严重的连带着牙齿、眼睛、耳朵都会疼,而且发作起来什么事情也做不了,疼的什么也顾不上了,也想不起来任何措施。
第三、容易反复发作。
缓解头痛小妙招
偏头疼发作的时候,按这里——手臂弯曲,手掌面朝向前胸,大拇指朝上,这样的姿势下,按揉肘横纹下方、手臂肌肉最最凸起的部位,也就是曲池穴下方。
前几天一个患者因为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感觉太阳穴周围那一片隐隐的疼,我给他按了一会儿这个位置,减轻了很多。最开始的时候按这里很疼,一按就呜嗷喊太疼了,但其实我都没用力,按揉了一会以后,这时候气血通畅了,按揉不那么疼了,头疼也减轻了很多。
正常情况下咱们按这里是不疼的,有偏头疼的朋友们,不止头疼发作的时候按揉这里止疼,平时也可以按揉这里来预防或者减少偏头疼的发作次数。
另外,在董氏特效穴中,这个位置被命名为“头通穴”。
董氏特效穴在止痛这方面是尤其出名的,止痛效果一级棒!
头通穴可以按揉、刮痧、放血,都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如果你经常遭受偏头痛的困扰,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建议。同时,记录下偏头痛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长以及任何可能的触发因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你的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头痛,这个让人恼火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
有时候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精神紧张;有时候是因为天气的变化,或者是长期不良的作息习惯,头痛来袭。
很多人习惯性地拿起止痛药,一片下去,痛感就被暂时压制,仿佛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但如果每天都靠止痛药来应对这种疼痛,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呢?
不妨换一种方式,从根源入手,试试一些简单却安全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头痛并不只是单纯的“疼”。头痛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告诉我们身体出现了问题。
单纯依赖止痛药,虽然能迅速缓解疼痛,但它并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止痛药的作用,更多的是临时抑制头痛的症状,它们通过干扰神经系统,暂时消除了疼痛的感知,但这种做法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长期依赖这些药物,可能会造成药物耐受性增加,甚至出现药物过度使用引起的头痛,简单来说,药物可能反而让头痛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
那么,为什么不试试更自然、无副作用的方法呢?
实际上,生活中有许多简单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和预防头痛,尤其是对于那些常年头痛的人群来说,可能比药物更加安全、长远。
第一个方法,就是通过改善饮食来缓解头痛。
看似跟头痛毫无关系,但其实饮食对于头痛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很多头痛的患者其实是因为血糖波动引起的。
当血糖过低时,大脑的能量供应不足,就容易引发头痛。而长时间不进食、血糖忽高忽低,都会加剧头痛的频率。
因此,保持规律的饮食,尤其是早餐非常重要。
建议早餐吃一些含有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鸡蛋和一些低脂的奶制品。
这样可以保持血糖的平稳,不至于出现“低血糖头痛”。
此外,许多食物也有助于缓解头痛。比如,富含镁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坚果、豆类等,研究表明,镁能够帮助放松血管,缓解由血管收缩引发的偏头痛。
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也能有效减少炎症,降低因炎症引起的头痛。
多喝水也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脱水是引发头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夏季或者干燥的环境中,
水分的流失往往导致头痛。因此,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能有效减少头痛的发生。
第二个方法,则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缓解头痛。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时间的工作和用眼过度,常常让人“头痛欲裂”。
然而,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适当的放松练习,可以大大减少头痛的发生。
首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是头痛的诱因之一。
尤其是对于一些偏头痛患者来说,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减少头痛的频率。
此外,坐姿和站姿也会影响颈部和肩部的肌肉,进而引发头痛。
很多人在工作中长时间低头盯着屏幕,或是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动,导致颈部肌肉僵硬,血液循环不畅。
通过定时站起来活动活动,做一些简单的颈部放松操,能够有效缓解因姿势不当引发的头痛。
专家建议,每工作50分钟,应该起身活动5到10分钟,这样不仅能缓解头部的压力,也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整体健康。
另外,现代社会的压力往往让人时刻处于焦虑状态,这种心理压力也会导致头痛的发生。
如何缓解这些压力呢?冥想和深呼吸就是有效的方式。
研究显示,冥想可以降低体内的压力激素,帮助放松身体,进而缓解头痛。
在家里或办公室中,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深呼吸,尽量放松全身,通常10到15分钟就能见效。
不仅如此,适量的运动也能帮助缓解头痛。
研究发现,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偏头痛的发生。
这些运动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液流动,改善大脑供氧,减轻由血液流通不畅引起的头痛。
此外,运动还能够促进体内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止痛药”,可以帮助减少疼痛的感觉。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有这么多自然的缓解头痛的方法,为什么不直接依赖这些方式呢?
其实,虽然这些方法非常有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即看到明显的效果,
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长期依赖止痛药的人,习惯的改变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而且,头痛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涉及到神经、血管、代谢等多个方面,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且采取系统的调整。
当然,并不是说永远不需要止痛药。
在某些情况下,止痛药仍然是缓解剧烈疼痛的有效选择,
尤其是当头痛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时,一些常规的非处方止痛药仍然有其作用。
不过,如果频繁依赖药物,
可能会加剧药物耐受性,导致头痛越来越频繁,因此保持谨慎使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方浩涛,叶宇旋,黄汝成,等.滋肾健脾祛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1(11)
其实
我们身上藏着很多止痛开关
只需要按压
就可以轻松缓解身上的疼痛
赶紧学一下吧
↓↓↓
头痛:揉两眉间
头疼时,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揪揉这个部位皮肤,以局部感觉微麻、发胀为宜,如果真有疾患,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个红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样。
一般揪揉2分钟即可。动作宜慢不宜快,但要稍微有点力度。一般的头痛立刻能见效。这儿有个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按摩印堂穴所在的这个部位有助于推动督脉气血运行,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背痛:手助后腰暖
很多人在公园散步时喜欢双手叉腰锻炼,其实,适当按摩后腰位置可以缓解腰背的疼痛。尝试一下,双手搓搓后腰,会惊喜发现,腰酸背痛的症状会有明显改善。
先将两手对搓发热,紧贴后背脊柱两侧的腰眼处,稍停片刻,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自然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啦。
牙痛:按虎口下关
牙痛让人坐卧不安,这时不妨按压一下这两个部位:一个是咱们常说的“虎口”附近,以一手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中医的合谷穴也在这个位置。揉压“虎口”时,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此穴道疗效。但要注意,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刺激。
另一个是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感觉牙痛,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这个部位,也是下关穴所在。中医认为手阳明经的脉络入下排牙齿,足阳明经的脉络入上排牙齿,合谷、下关两个穴位都是阳明经穴,按摩这两个地方能有助止牙痛。
肩痛:提揉肩井
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症状。很多老年人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是好办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坐直,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搭在被按摩者双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如果再用空心拳帮老人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血压高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心痛:手腕上“玄关”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有一把解除心痛的“钥匙”,是内关穴所在。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心脏不好者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按内关穴,对其点、按能活血通络,止痛。一般需按5分钟。仅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
胃痛:点按足三里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胸痛:按揉极泉穴
很多有心脏病的人,在激动、寒冷、饮酒、吃得太饱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心脏病发作,而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
用手入左侧的腋窝中,适当用力抠按腋窝中,可以有效地快速缓解心痛,可用于心脏病的临时急救。
抽筋腿疼:按揉承山穴
抽筋发生的时候,揉按位于小腿肚子正中点1分钟左右,即可有效缓解抽筋疼痛。
落枕脖子疼:点按后溪穴
吹空调或者开窗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脖子受了寒,第二天起来脖子就会落枕,脖子僵硬疼痛,不能扭头、低头。
这个时候,你可以掐按你的小指指根下方内侧和外侧的凹陷处,可以以指甲用力掐按,但是注意不要掐破了。左边脖子疼,就掐按右侧的小指指根,右边疼掐按左侧的,掐按的同时慢慢地活动颈部,有利于快速缓解落枕。
责任编辑: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