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是金庸全书第一高人?恐怕不是,金庸借张三丰给出解释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就是如此,作者将其创作出来,不同的人读到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意思,所以读者才会对于一些文学作品有着近乎偏执的讨论,金庸作品也是如此,当然,关于金庸作品被谈及最多的还要数“最强高手”的话题,多数时候“剑魔”独孤求败都是被推上“最强高手”这个位置的人选,甚至就连金庸本人也提到过独孤求败是自己笔下的最强者之一,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金庸也时常会在书中写出一些自相矛盾的设定,比如段誉、张无忌都早已是百毒不侵的身躯,可他们在剧情需要的时候还是会中毒,显然作者本人也许偶尔也会忘记自己在故事中的设定,而金庸也许也忘了自己借张三丰之口提到过自己笔下的武侠体系,也证明的独孤求败也许并非全书第一高手。
一、独孤求败的武功水平
首先独孤求败这个角色是没有正式登场的,只不过是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中被提及,而《鹿鼎记》中只是澄观和尚感叹“前朝有位独孤求败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并没有给出太多关键信息,所以要探讨独孤求败的武功水平还得看《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
然而只要是读过《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的朋友就不难发现一个问题,甚至产生疑惑“这两部作品中的独孤求败是一个人吗”,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两部作品中独孤求败的武功似乎不同的,《神雕侠侣》中杨过用的是他的玄铁剑法,丝毫没有提到独孤九剑的设定,而《笑傲江湖》中却莫名其妙跑出来一个他的传人风清扬,以一套独孤九剑威震武林,还说是能够破尽天下武功。
且不说这两本作品中提到的独孤求败是不是同一人,至少两次都强调了他武功的强大,一次是败尽天下英雄,一次是破尽天下武功,都是十分夸张的描述了,然而习得他武功的杨过和令狐冲却没有那么牛的战绩,是杨过、令狐冲天赋不行,还是独孤求败在吹牛?
二、金庸笔下的其他顶尖高手
在“金庸全书最强者”这一头衔的争夺中,扫地僧和张三丰也常常被提名,因为他们都是在书中实实在在登场过的角色,并且都在书中展现了碾压同时代其他高手的水平。
扫地僧在《天龙八部》中一登场就力压天龙四绝,萧远山、慕容博被点化,鸠摩智在他面前无计可施,萧峰一掌下去,他倒是给面子吐了口血,但之后又似乎毫发无伤一般以高超的轻功脱身,甚至就连萧峰都追不上,何等恐怖的实力,但他口中却是提到了澄观、十三绝神僧等一系列高手,可见他都不认为自己是最强。
那么另一位被提名的张三丰呢?张真人也不是那种喜欢争名夺利的人,他在书中基本属于退居幕后的状态,而他也感叹自己的实力只怕是不及郭靖、杨过,当然,其中有谦虚的成分,但多少也能够看出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高手。
三、张三丰的说法
张三丰在书中已然是绝世高手,然而在看了别人捏金元宝的时候他却发出感叹:“张三丰缓缓摇头,说道:‘少林派累积千年,方得达成这等绝技,绝非一蹴而就,就算是绝顶聪明之人,也无法自创。’他顿了一顿,又道:‘我当年在少林寺中住过,只是未蒙传授武功,直到此时,也不明白寻常血肉之躯如何能练到这般指力。’”
难不成张三丰上百年的功力还达不到能够捏金元宝的程度?当然不是,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武林中的武功种类也是千奇百怪,各门各派所钻研的武功路数根本不同,所以最终练成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样,原著也的确是这么说的:“自己武当的功夫【讲究内力深厚,不练这类碎金裂石的硬功】,而其余外家门派,尽有威猛凌厉的掌力、拳力、臂力、腿力,以至头槌、肘槌、膝槌、足槌,说到【指力,却均无这般造诣】。”
所以答案很简单,连张三丰这种古往今来排得上号的武林宗师上百年的功力尚不能捏烂一个金元宝,原因就是因为他不专精这方面的武功,那独孤求败又如何大言不惭能够破尽天下武功?可想而知,独孤求败一生不败和破尽天下武功的实力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在说谎,二是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他根本就是在小范围内称雄,并没有达到他所说的“纵横天下”。
金庸对郭靖有多偏爱?唯一一个从出生写到死亡的主角
人都是要死的。但读到郭靖的死,却不至让人过于悲伤。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借灭绝师太之口说出襄阳城破之日,郭靖夫妇与郭破虏同时殉难。
对于郭靖之死,谁都会给出八个字评语:死得其所,无怨无悔。
因为,从小看到老,我们能预见到郭靖的命运。
郭靖,金庸唯一一个从出生写到死亡的主角,洋洋射雕三部曲里,他就如同我们的一个老友,他的性格,他的人生,从始至终坦坦荡荡摆在那里。
金庸说过,他最喜欢的男主角是郭靖、杨过、令狐冲、萧峰这几个。但是,我猜他最厚爱的是郭靖。
正直、诚信、刚毅、勇敢、大智若愚、知难而行,郭靖被金庸赋予了儒家的理想人格。事实上,金庸先生自己,也有郭靖的影子,性格谦逊厚重,讷于言敏于行。
对于郭靖的一生,金庸倾注了无数笔墨。
大漠产子,细致到李萍用牙齿咬断脐带,牧羊习武,一个傻小子一点一滴成长,金庸小说中没有第二个主角写到如此用心。这是一种等同于自己孩子的深厚感情。
关于郭靖,一直有很多误读。
郭靖是聪明的。他练武时的超强注意力和领悟能力,其实是妥妥的天赋。茫茫人海中,郭靖能一眼相中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从此执子之手生死不渝,这是何等的慧眼。
郭靖是叛逆的。他选择黄蓉这个为正派人物排斥的小妖女,宁愿昂着头触犯七位师傅,宁愿得罪成吉思汗。他为了百姓守襄阳,却叛逆朝廷,直斥皇帝是昏君。
郭靖是智慧圆通的。《射雕》结尾,他和成吉思汗有一番对话。“我只想问你一句: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马鞭打个圈儿,道:“那也不过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占了这么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语。
从一个托庇于大汗帐下的牧羊儿,成长为能反问到大汗哑口无言的大侠,我们跟随他的脚步,分担他的喜与悲,见证他的成长。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旅程,才能成为男子汉?《射雕三部曲》就是一个男人的成长史,少年的倔强,青年的奋斗,中年的厚重,晚年的执着,郭靖这一生,虽死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