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姆、阿卡姆骑士
《阿卡姆》续作有望?Rocksteady工作室新作开发中
据LinkedIn上的一份简历显示,《蝙蝠侠:阿卡姆》系列与《自杀小队:杀死正义联盟》开发商Rocksteady工作室已经做好了继续前进的准备,目前正在开发一款尚未宣布的游戏。
Rocksteady工作室以制作行业顶尖的超级英雄游戏闻名,《蝙蝠侠:阿卡姆》系列游戏至今仍是最好的超级英雄改编游戏之一。然而在最新作《自杀小队:杀死正义联盟》反响不佳之后,Rocksteady或需要用高质量的新作来挽回声誉。
目前,Rocksteady Studios新作信息少之又少。据tech4gamers报道称,Rocksteady 可能会重新启动一项在2016年被取消的游戏项目,代号为“Stones”。《蝙蝠侠:阿甘骑士》于2015年发布后,《Stones》项目开始启动,但在2016年《自杀小队》成为焦点后,该项目被搁置。这个新项目可能就是Rocksteady多年前准备的《Stones》。
还有一种可能是《蝙蝠侠》系列游戏新作,有传闻称华纳兄弟正在制作一部基于马特·里夫斯执导的《蝙蝠侠》的游戏,但DC工作室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冈恩迅速否认了这一传闻。不过,考虑到Rocksteady工作室的过往作品,推出一款蝙蝠侠游戏并不令人意外,但许多粉丝仍渴望看到Rocksteady探索新的游戏领域。
阿卡姆不只在哥谭,最早起源于克苏鲁,揭秘两个阿卡姆的前世今生
Hi,大家好,哥谭的阿卡姆疯人院闻名天下,这里聚集了超级英雄世界里,数量最庞大的疯子们,可谓人才济济,而你知道吗?阿卡姆这个名字,算是DC致敬克苏鲁IP最经典的一个了,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讲关于阿卡姆你所不知道的东西,我是你们的百家号小编:黑店黑电影。
阿卡姆疯人院
阿卡姆一词源于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克苏鲁神话,克苏鲁系列是近代最伟大的恐怖小说系列之一,后来被洛夫克拉夫特的挚友德雷斯形成体系,成为克苏鲁神话体系,至今影响着各种艺术作品,比如电影、游戏、文学,这是大背景。
而阿卡姆初次登场于洛夫克拉夫特于1920创作的《画中屋》,当时只是简单的在故事中提及,并没有过多的描写,然后次年,作者将故事《赫伯特·韦斯特—尸体复生者》的前半段剧情放在了阿卡姆,这时的阿卡姆也还只是个普通的城市而已。
在1923年,《不可名状》诞生,洛夫克拉夫特将故事的发生地,安排在阿卡姆镇的一个古老墓地里,依然只是个普通地名罢了,同年十月,创作的故事《盛宴》中再次提及阿卡姆,只是在结尾处,主角被送进了阿卡姆的圣玛丽医院,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我们接着说。
到了1926年,洛夫克拉夫特回到了新英格兰的家乡,普罗维登斯。在这里安静的生活,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新的影响,从1926年到1927年的一年时间里,他所创作的故事带上了强烈的新英格兰烙印,而阿卡姆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丰满的。
洛夫克拉夫特
1926年创作的《雾中怪物》里,第一次确定阿卡姆城镇的乔治亚建筑风格,然后在《银钥匙》和《梦寻秘境卡达斯》里多次提及阿卡姆小镇,并且是以新英格兰那些殖民地时期就存在的旧镇为蓝本创作,给阿卡姆套上了满是女巫传说的设定。
在往后的几年里,洛夫克拉夫特经常用“女巫小镇”“复折式屋顶”“古老小镇”等词汇来符号化阿卡姆镇。1932年,他创作了《魔女屋中之梦》,在故事里为阿卡姆详细的描述了当地的景色和地点,最重要的是确定了很多街道和地名,这让阿卡姆变得更为真实。
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阿卡姆隐喻着马塞诸塞州的塞勒姆,以及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塞勒姆驱巫案,在往后的岁月里,阿卡姆被不同的作者,进行不同的丰满,在1982年开启了《克苏鲁的呼唤》d100TRPG产品线后,对这座新英格兰旧镇进行整理和翻修,并出了详细的设定集。
而DC的阿卡姆疯人院,名字就是致敬克苏鲁里的阿卡姆镇,其灵感很可能就是上面提到的《盛宴》里的圣玛丽医院,哥谭的阿卡姆疯人院并不是一个监狱,这个大家别搞混淆,哥谭有自己的监狱:黑门监狱。
而阿卡姆疯人院是哥谭的精神疗养院,是个正规的医疗机构,登场于1974年,位于哥谭的郊区,全称:伊丽莎白·阿卡姆精神病患者犯罪疯人院。该机构是以创始人:阿马迪厄斯·阿卡姆的母亲伊丽莎白命名的。
阿卡姆疯人院的起源故事并不复杂,创始人是个精神病专家,可是自己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倍受折磨,后来不得已将母亲安乐死,为了纪念建造了这个医院,也为了解救广大精神病患者,后来医院里的一名罪犯逃跑,并杀死了他的妻女,导致他也疯了,从此之后这里成了哥谭最邪门的地方。
阿卡姆疯人院被摧毁和重建多次,并且从未治好过病人,而让正常人成为精神病的倒不少,最著名的就是哈莉·奎泽尔,也就是我们后来的小丑女哈莉·奎茵,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点上关注,这里每天都有好玩有趣的内容更新,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民风淳朴哥谭市,人才济济阿卡姆——简评《阿卡姆》三部曲
文 | 鲸心
挺拔身躯搭配名贵西装,俊俏面孔上的深邃眼眸,穿行于热闹非凡的上流宴会。让所有初见他的人都会认为,这个青年,必将有所作为。可是,当他独自一人行走在漫天细雨和阴冷霓虹闪烁的罪恶之城时,又有谁会了解,这个名为布鲁斯·韦恩的英雄,究竟背负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伤痛和责任?
《阿卡姆》三部曲,整个蝙蝠侠故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蝙蝠侠初次登场于1939年5月的《侦探漫画》第27期,这个DC老牌超级英雄随后活跃在各类漫画作品中。而在电影界,美漫改编的作品基本都能收获一致好评,抓住机会的诺兰通过《黑暗骑士》三部曲,成功将那个原本活跃在漫画书中的制片人搬上荧屏。
但是将美漫改成游戏,却不太被人看好,所以,在漫改游戏《阿卡姆疯人院》还未发售之时,就有很多玩家好奇,蝙蝠侠的再一次\”跨界\”,是否还会像上次一样成功?
答案很快就被揭晓,这款由华纳发行,Rocksteady倾力打造的漫改游戏一经上市就好评如潮。它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超越漫画的剧情上,更在于它重新定义了动作游戏。
不过,在此之前,蝙蝠侠的跨界之旅并非一帆风顺。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炙手可热的IP相当于一块吸引玩家的金字招牌。改编作品通常都拥有相当丰富的背景设定数量可观的粉丝群体,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希望捞一波快钱就走的厂商,开发这样的游戏成了一种捞金的手段。不过即便如此,那些对自己喜爱角色怀有真挚感情的玩家,仍能为这样的作品自掏腰包。
市场环境如此,蝙蝠侠系列也未能免俗,在Sunsoft 和 Konami相继开发出几款相对良心的作品后,蝙蝠侠系列IP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莫名其妙的剧情,粗制滥造的画面,还有层出不穷的BUG,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阿卡姆疯人院》的发售。
时间回到2006年,华纳与Rocksteady的投资人Eidos完成了签约,这个游戏工作室随即开始了游戏的规划与设定。在此之前,Rocksteady针对家用主机市场上所做的努力并没有收获太大的成果。这一次的签约让这群游戏创作者们认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与华纳签订的合约中写道,游戏要以漫画为基础进行合理改编,这就意味着游戏的剧情可以由Rocksteady在原作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这部曾经被读者们投票评选为最受欢迎的漫画作品,成为了游戏的剧情蓝本。
从《阿卡姆疯人院》的游戏体验来看,人物形象并没有完全借鉴漫画中那种崩坏与癫狂,而是经过不断加工打磨,变得阴沉黑暗。对于玩家来说,原本抽象晦涩的漫画风格转变为充满质感的游戏形象,使得游戏的整体表现少了一些疯癫,却多了一丝沉重。
《疯人院》中的场景,既有漫画的抽象,又有写实的现代风格
Rocksteady对于《阿卡姆疯人院》的用心程度,不仅体现在对剧本的回炉重造,更在于对角色形象的深度塑造。游戏中蝙蝠侠和小丑的配音演员同样参与过蝙蝠侠动画的配音工作,使得角色的声线听起来丝毫没有违和感。同时,各个角色都有独立的档案系统,即便不是慕名而来的铁杆粉丝,也能通过这些档案了解角色的前世今生。
《疯人院》推出时,蝙蝠侠电影的余波还未散去,当那些粉丝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体验这款游戏时,却被它感动的泪流满面——独创的战斗系统、丰满的人物形象与写实的场景,玩家化身为蝙蝠侠,置身于这座阴冷压抑的孤岛,更能体会到这位名为布鲁斯·韦恩的黑骑士背后,超越常人的痛苦和艰辛。
总而言之,Rocksteady的这次勇敢尝试,为蝙蝠侠的跨界之旅迈出了第一步,在之后的开发中,《阿卡姆之城》和《阿卡姆骑士》完美地继承了前作中的优秀品质,让玩家不断感受到制作人满满的诚意。
I.暗夜里的搏击大师
作为系列作品中的第一部,《疯人院》的本质还是线,不过战斗模式却开创了动作游戏的先河。传统格斗游戏一般都伴随着复杂的招式和按键。但在《阿卡姆》系列作品中,基本的操作只有攻击、闪避、眩晕与反击。通常情况下,一场战斗中玩家的站位都是系统默认的,敌人在攻击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提示,玩家可以在适当时机进行反击。
不过战斗系统的简化不意味着难度的降低,随着游戏后期敌人数量的增加,玩家需要时刻判断四周敌人所带来的威胁程度,合理规划节奏逐个击破敌人。
干净利落的操作模式,拳拳到肉的搏击手感,再搭配上行云流水的战斗场面,这些都能给玩家带来极大的满足感。《疯人院》的成功使Rocksteady在初代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后续作品的战斗中引入了不少新机制,但万变不离其宗,玩家仍可轻松上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部曲中的蝙蝠侠无论使用何种搏击技巧,都没有杀死他的对手。击昏对手后扔进监狱,似乎是这个谜一样男人最后的温柔。
II.不动声色的潜行专家
根据蝙蝠侠的设定,面对那些拥有重型武装的敌人,蝙蝠侠不能使用进行反击,这就使潜行成为关键。在系列终章《阿卡姆骑士》里,更多细节的加入也使潜行变得更加有趣。在一场成功的潜入作战中,玩家可以倒悬在高处,也可以借由管道藏在敌人脚下,随着敌人数量的减少,玩家可以根据监听敌方通讯频道感受到他们的慌乱。而敌方的情绪也可以借由\”黑科技\”反映出来,监测敌人的心跳、情绪和佩备的武器,可以判断敌人的威胁程度。
利用\”黑科技\”监测敌人动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之所以把潜行单拿出来说,是因为《阿卡姆》系列的潜行注定不是一场公平的骑士对决,玩家有太多手段来折磨他的敌人,甚至被发现时,都能使用迅速逃离现场。不过细想这一切也都合情合理,作为一个没有超能力的英雄,自然需要用到五花八门的手段来与敌人周旋。
III.智商拉满的硬核侦探
推理不是《阿卡姆》系列的主要内容,大部分的剧情也不是靠这些零碎的案件来推动的。作为锦上添花的内容,在三部曲中却一直延续下来,甚至在番外作品《起源》中,玩家也能使用高科技进行现场还原。
推理一般用来引出支线,这些支线虽然流程上不如主线剧情惊艳,却诚意十足。整个探案过程堪比一部科幻版的《CSI》,玩家通过分析创口、骨骼和就诊记录,在系统中检索定义受害者,在众多线索中抽丝剥茧找到凶手,然后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boss战。这种方式十分新鲜,而它也确实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推理系统也引出《阿卡姆》系列中最让人痛恨的boss——谜语人。他将所有谜题散布在哥谭市的各个角落。与其说是推理,不如说是漫长的搜集,对于那些想要达成全部成就的强迫症玩家,就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解决这个难题。
这货不知杀了我多少时间
IV.快乐的源泉,还得是蝙蝠车!
在《阿卡姆骑士》中,蝙蝠车作为玩家战斗和解谜的工具正式登场。而在DC宇宙里,作为蝙蝠侠最爱的座驾,蝙蝠车几乎与这位黑骑士齐名。而蝙蝠车的进化历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汽车工业的审美。
在上文中提到的《侦探漫画》初期,蝙蝠侠还驾驶着普通的私家车。真正的蝙蝠车最早出现在1943年12月刊的《蝙蝠侠》漫画上,黑色的车身上的一抹红色如同迅疾的焰火,蝙蝠状的车头虎视眈眈。谁能想到这样的脑洞会在日后被不断被开发,成为蝙蝠侠的独特标记之一。
90年代Dustin Nguyen设计的经典款蝙蝠车可以在《阿卡姆骑士》中见到
《阿卡姆骑士》中玩家可以使用几种不同风格的蝙蝠车造型,比如上图中的经典款,它还出现在《重生》和《蝙蝠侠动画》中。这些要素的引入可以看出Rocksteady对于这个系列的重视程度。玩家可以像《巫师3》里那样随时随地召唤自己的座驾,这种无缝连接的召唤模式十分震撼。无论慵懒地行走在公路上还是从高空坠落,只要召唤蝙蝠车,他就会如同闪电一般瞬间出现。
蝙蝠车在游戏中的作用不仅是战斗,很多牵引、解谜的时刻都需要蝙蝠车出场。甚至在谜语人的支线中还会出现竞速模式。不过这也使《阿卡姆骑士》的重心有点偏向蝙蝠车,这点究竟是好是坏,还得由玩家自行判断。
综上,三部曲中包含了格斗、解谜、潜行与竞速,劳模一般的超级英雄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
在我看来,蝙蝠侠系列如果要有一个终结,那么《阿卡姆》三部曲绝对当之无愧。
电影《黑暗骑士》确实很棒,但电影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是无法和身处现实中的玩家产生互动,就像席慕蓉的诗里所写的那样: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游戏却不同,这里存在太多的互动——玩家与角色的互动、角色与NPC之间的互动、NPC之间的互动,庞大的世界观通过生动的细节来体现,况且,游戏中采用的电影化叙事十分讨喜,如果说Rocksteady原来是一个制片公司,我信。
游戏超越电影的部分还有对于小丑的刻画,电影中希杰·莱斯的演技确实登峰造极,但却只体现了小丑这个角色疯癫的一面。真实的小丑就如同游戏中——狡诈残忍、外热内冷、藐视一切规则。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第三部中小丑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BOSS根植于蝙蝠侠的大脑之中,成为蝙蝠侠的反面。而原本充满荷尔蒙气息的热血剧情,也逐渐变成一出关于拯救的戏码。
游戏中的蝙蝠侠真的符合\”侠\”的定义。罪恶滋生的阴冷角落中,他还原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一名不逊色于福尔摩斯的侦探。重兵把守的敌军阵营里,他化身潜行大师,倒悬在阴影之中,深藏功名。这款游戏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个被无数人放弃的罪恶废墟,每当黑暗骑士从天而降之时,无论再强大的恶棍,都会闻风丧胆。尽管他有黑暗的一面,但他的黑暗却胜过一切光明。战小丑,灭丧钟,单挑阿卡姆骑士,大战雷霄奥古,最终击败稻草人启动骑士陨落计划后,他终于得以卸下黑暗骑士的面具,重新回到布鲁斯·韦恩的灵魂中。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但这句话显然不适用于蝙蝠侠。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应当是英雄造时势。
故事落幕,应当如此。
END
关注“碎碎念工坊”,传播游戏文化,让游戏不止是游戏。
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攻略:第四章归真4-5八回合图文通关教学[多图],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怎么样八回合内通
2025-01-26